2024年1月27日 · 推动"云大物移智链边"、5G等先进的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广泛应用,增强气象、天气、水情及源网荷储各侧状态数据实时采集、感知和处理能力,实现海量资源的可观、可测、可调、可控,提升电源、储能、负荷与电网的协同互动能力。
2024年11月7日 · 2021年7月,针对工商业用户侧配储,优化分时电价,通过峰谷价差增大提升用户侧配储经济性;2021年8月,提升新能源发电并网优先级来鼓励新能源发电侧配储能;2022年6月,明确了独立储能充电不再承担输配电价,以提升独立储能电站经济性。
2023年3月1日 · 《方案》明确了电网侧储能布局的4个主要场景,一是在负荷密集接入、大规模新能源汇集、大容量直流馈入、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;二是在站址走廊资源紧张等地区;三是在电网薄弱区域如在供电能力不足的偏远地区电网末端或电网
随着新能源高比例渗透和特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,系统波动等电网安全方位问题日益严重,电网需要构建高比例、泛在化、可广域协同的储能形态。 因此,针对储能在电网侧应用的技术研究意义重大。
2023年11月11日 · 本文分析了当前电源侧储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,并提出了相关建议。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显著特征是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,根据我国碳达峰行动方案,2030年我国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12亿千瓦以上。 新能源具有随机性、波动性、间歇性特点,届时日发电出力波动将达数亿千瓦,系统调节资源需求将极大增加。 目前系统中的发电侧灵活性调节
2024年11月11日 · 2021年7月,针对工商业用户侧配储,优化分时电价,通过峰谷价差增大提升用户侧配储经济性;2021年8月,提升新能源发电并网优先级来鼓励新能源
2023年3月1日 · 《方案》明确了电网侧储能布局的 4 个主要场景,一是在负荷密集接入、大规模新能源汇集、大容量直流馈入、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;二是在站址走廊资源紧张等地区;三是在电网薄弱区域如在供电能力不足的偏远地区电网末端或电网
2024年1月16日 · "双碳"目标下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是必然趋势。受政策以及市场化机制的影响,截至2022年年底,我国 电源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储能累计投运总能量占比分别为48.4%、38.72%、12.88%,不同应用场景的电化学储能发…
2022年4月12日 · 储能在电网侧辅助调频,可改善系统波动性、不确定性加深造成的电网频率稳定性问题,从电网侧角度提升电网接纳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能力。 受国家政策支持,对电力调频服务提供补偿,在补偿费用的前提下调频已经具备经济性,能够实现盈利。